堅人話離地城

堅尼地城Kennedy Town)位於香港島市區的最西端,南靠摩星嶺,北臨維港卑路乍灣,西與大小青洲隔硫磺海峽對望,東鄰石塘咀。堅尼地城是香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為維多利亞城的一部分。

2018/07/27

科士街處處可見生命力

石牆上的植物,充滿了希望。

陽光射進石牆樹根。

石牆樹的根,就像老人手背上的血管。

以前年少時,提起科士街,第一時間想起運動,因為這裡有籃球場和足球場。

那時候肯定不會想起石牆樹,一來似乎當時石牆樹在港島很平常、沒什麼「營銷」,二來科士街石牆樹掛滿了尿袋(小巴和的士司機們貢獻的真尿袋,用他們的生殖器向膠袋注滿了尿液!然後拋給牆上的榕樹。理由是附近沒有公廁)。

後來士美菲路寮屋市場拆卸改建遊樂場,增加了公廁,尿袋漸漸減少;加上宣傳多了,科士街石牆樹漸漸有名氣。

當然,地鐵才是催化劑,帶來區外觀光人流後,科士街反而沒有「石牆樹街」出名。

對於石牆樹,我當然是喜愛不盡的。

2018/07/25

小貓看店

在吉席街(電車路)靠近北街有一家日雜食品店,印象中開了不是很久,不過挺受街坊歡迎。

該店可愛的小貓咪,更加受小朋友喜愛,祂完全不怕生,還負責幫店主看守貨品呢!不知道看守魚乾時會不會偷吃呢?

我覺得應該不會,不是守職,哪個貓咪不偷腥?!只是鹹魚太難入口了。




2018/07/22

加多近街公園多活動

加多近街臨時花園變永久公園後,人氣似乎旺了起來,假日更不用說,陽光普照下的樹蔭裡,十分愜意。

今天就有「智在環保」活動,送橙汁、受捐電話(轉增老人)等。

外傭聚會、小孩玩遊戲跑步、老人休閒散步⋯⋯更不用說了。

另外,公園裡以往最受街坊不滿(經常壞)的凳子也換成更耐用材料的新凳子了。












2018/07/14

摩星嶺白屋變了樣

有「西環集中營」之稱的摩星嶺域多利道扣押中心(俗稱白屋) 被「活化」,由芝加哥大學布思商學院改造、增建,變成國際教育機構。

近日學院建築拆除棚架,新建築和改造裝修舊建築現身,原來的白屋已經變了樣,毫無往時感覺。

至於白色圍牆(承諾保留),也有部分變成新圍牆。

在建造過程中,建築工人留下大量生活垃圾,比如那些白色發泡膠飯盒,拋在附近山坡,觸目驚心!












2018/07/11

堅尼地城打卡點之—— 西環泳棚

西環鐘聲泳棚,籍籍無名變身堅尼地城最熱門攝影熱點,在石塘咀天空之城被廢後,已然西環地標。

現在連港鐵網站都將此作為景點推介:泳棚建於6、70年代,由於當時公眾泳池未普及,於是便在海灘上搭建一個永久性的竹棚,方便泳客更衣、貯物和沖身。現時泳棚除了仍然有老人家或街坊游早泳外,泳棚亦成為拍攝的熱門地方,因為泳棚上的木橋、燈塔,配合日落黃昏、潮漲潮退、海面浪花等,都是拍攝的好題材,不少新人都喜歡到這裡拍攝婚紗照。

記得小時候,一班朋友仔間中會跑到呢度玩,就是貪其幽靜,無人看到做壞事(譬如逃學、譬如大小小時煲煙、譬如再大啲拍拖⋯⋯),真係人跡罕至,毫不誇張。

現在幾乎天天有遊客到,傍晚最多,睇日落嘛,誇張到要排隊落木橋影相!學以前坐木橋聊天吹水?無可能啦。

周末更誇張,人多到啊,如果街坊福利會在此設關卡收門票,實賺到豬頭咁。還有境外遊客拖行李箱來朝聖,神心到呢!

不過,這裏不屬於政府康樂設施,清潔、維修基本上只是靠街坊,所以其實那條木橋看上去不是很堅固(雖然已換了橋面和支撐鐵通),大吉利是摸著木頭講句,萬一塌橋而自拍友們被漲潮大浪(這裏常見)捲走,真的後悔莫及。

希望區議會考慮增加協助。














2018/07/09

堅尼地城打卡點之——科士街石牆樹

地鐵打通堅尼地城多時,區外境外遊客也愈來愈多,打卡熱點有好幾個,有時周末誇張到要排隊影相!

說到打卡點,第一個肯定少不了科士街石牆樹,這條百米石牆樹街出名,還因為其他地方不斷斬樹的原因。

至於為何很可能是自拍友、龍友第一個打卡位,因為科士街就在地鐵口呀。

港鐵堅尼地城站C出口就是。街的兩頭,一邊是士美菲路市政大廈,另一頭就是西環邨啦,也是一些懷舊友、電視劇迷打卡之處。

科士街經常有人拍戲拍劇拍廣告拍婚紗⋯⋯街上還有幾家餐廳酒吧咖啡廳,頗為悠閒。











舊文回顧

摩星嶺白屋

↑ 攝於2010年7月。  ◎ 白屋是域多利拘留所的俗稱,位於域多利道及摩星嶺道交匯處,曾是港英時期皇家香港警察政治部的拘留所,六七暴動期間及之後,大批左派人士被禁錮於此。 雖然此史蹟不屬堅尼地城,但由於距離堅城極近,所以西環尾街坊心理上還是當它是西環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