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人話離地城

堅尼地城Kennedy Town)位於香港島市區的最西端,南靠摩星嶺,北臨維港卑路乍灣,西與大小青洲隔硫磺海峽對望,東鄰石塘咀。堅尼地城是香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為維多利亞城的一部分。

2016/07/28

西環吃飯盒?順發燒味啦

好肚餓?又要平又要入得口?作為香港人,咁當然是燒臘最合嘴型和胃口啦。加罐汽水,乜都刨清光。

位於堅尼地城卑路乍街87號(靠近北街,隔壁是美心西餅店)的順發燒味,是區內其中一家賣燒臘的餐廳,不過相信堂食遠遠不及外賣多,原因嘛……堂食環境……

當然也有其他原因,一來許多人其實都是斬料加餸,二來外賣飯盒好抵食。

以雙拼/單拼燒味飯盒一個25元的價格,在今時今日的物價水平,可謂低價。難怪不少來自內地的區內人士(包括港大學生)都說便宜,因為折算成人民幣,才20元左右,比深圳還便宜。

而且,估計香港的燒味原料怎麼都不會比內地劣質吧?

2016/07/22

西環邨好風光

西環邨是房委會在中西區唯一的公屋,佔地雖小,歷史(1958年入伙)卻長,比很多人還早一步在堅尼地城立足呢。

以結構簡單出名的西環邨,有五座大廈,住600戶,邨內空間感頗佳,公共空間既有兒童遊樂設施、老人康樂設備,也有大樹花草綠化,部分單位可享海景或翠綠摩星嶺山景,真可謂風涼水冷。

10年前政府特別撥款為西環邨裝修加固,當時說要再使用15年。看來,西環邨命運又要迎來新一輪討論了。因為這地塊,近年附近建起的私樓都是價格不菲哦。

2016/07/08

往機場A10巴士抵達堅尼地城時間

【重點:鴨脷洲(途徑薄扶林、西環)前往機場的A10巴士,抵達堅尼地城第一個站(西寧街)的時間是每個小時的05分、35分左右,記住提前等車了。】

堅尼地城去赤臘角機場,當然可以搭港鐵到中環站轉機場快線,港鐵網站說全程42分鐘,收費100元港幣。

然而在沒有港鐵的日子,A10機場巴士是區內直達機場的最好交通工具,不用一個小時即可抵達一號航站樓。

由於基本有位子坐,不用轉車,車資40元。所以我至今仍然喜歡坐A10去機場。問題是A10半小時一班,錯過了就有排等。

根據巴士公司的資料,A10從鴨脷洲總站開出,每小時逢半(30分)、整點(00分)開出一班,在堅尼地城有5個停靠站:

其中域多利道2個站,分別是靠近西寧街、靠近西市街(加多近街臨時花園外);吉席街1個站(靠近士美菲路);堅尼地城海旁2個站,分別靠近西祥街、靠近歌連臣街。

P.S.  回程:機場開出的A10,是逢每個小時的20分、50分準時開出一班。

2016/06/17

西環尾發現:數百嶄新「大口仔」垃圾桶堆積等丟棄

4月份的時候,本blog在堅尼地城西寧街廣基工廠大廈旁邊的政府簡易儲存場發現一大批橙色的食環署垃圾桶,全新未啟用,從附近人士得知已經堆放了超過一年,還說以後用不上了。

有關說法當然令人奇怪,但直到日前政府新政策出來,本blog才恍然大悟。

食環署宣布,為配合稍後推行的家居固體廢物徵費,13日起開始分批更換街頭垃圾桶,換上投放口縮小近半的「細口仔」新垃圾桶,主要擺放在各區人流多的地方。首批800個。

舊設計的「大口仔」垃圾桶如何處理?環境局局長黃錦星16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垃圾桶的使用壽命一般為一至兩年,以環保的角度出發,政府將在垃圾桶使用周期完結才會更換。

既然要推動革新,按照政府的偉大設想,「大口仔」垃圾桶會阻礙家居固體廢物徵費推行,將來必然失去用武之地,那麼,還未使用的「大口仔」會如何處理呢?

目前在西寧街的垃圾桶目測有數百個,日曬風吹雨打後,部分外包裝薄膜已經老化,垃圾桶開始損壞。看來政府是想讓它們自然「老死」呢,讓納稅人的錢自然流失!

儲存場有點隱蔽,站在域多利道看會比較清楚。

部分垃圾桶已經老化損壞。

「大口仔」垃圾桶被遺棄。

還有一些煙蒂垃圾桶也堆放了很久。

2016/06/04

親善舒服的Collection de vignobles

堅尼地城外國菜式餐廳林立,法國餐不多。位於加多近街71號先施西環大廈地下(科士街和加多近街交界轉角位) Collection de Vignobles ,知道的人不多,但是知道的人都喜歡上它那獨特的氣質。

顧名思義,從餐廳名字,就知道它的賣點,即它收藏了眾多酒庄的佳釀。

餐廳內有個酒架子,堆滿了葡萄酒。儘管店子不大,地方緊張,店主仍在臨加多近街的落地玻璃位置,任性地擺放了一張古典沙發,配合店外的石墻樹,進一步將休閒氣氛襯托出來。當然了,面向石墻樹(科士街)的那邊店面,高腳檯凳,也挑起了客人有進店落腳聊天品酒的慾望。

餐廳紅酒不算貴,供應60多款來自法國的葡萄酒,老實說,餐廳提供的法國菜餚不算精彩,但味道不會差就是。

柔和燈光下,悠揚音樂中,極為友好的店主儘管汗流滿背(這顯示並非專業開店的人)依然滿臉微笑,隨時願意為你解答食物和紅酒的知識問題,讓小店格外友善親切,就像在法國某個小城轉角的街坊食店,它,值得鄰居們支持。

菜餚方面,鵝肝鴨胸、豬肘羊架、凍肉、魚、芝士、乳蛋餅……這些都少不了,

傳統的紅酒煮香梨,店裡當然也有提供。一般食物我很少放圖片,不過這裡的牛角包,很得我中意。

小店開了有兩年多了吧,現在才來介紹,主要是……因為……很不好意思的說,是看到它的客量遠遠比不上周圍其他美式、越式餐廳,覺得不應當如此。

2016/05/27

觀龍區議員端午糉派罄

又到一年蛇齋餅糉的「糉」時段啦,拿拿臨搵糉食應吓節先!

位於觀龍樓D座四樓大堂商鋪的葉國謙議員辦事處,據聞對推動區內老人家福利事業不遺餘力,實有糉派啦。

不過今日所見,葉議員辦事處玻璃門貼上醒目的桃紅色紙牌,上書「粽券已派完!」用感歎號的意思,可能辦事處職員都覺得好驚歎吧?話曬,還有半個月才端午節呢!

2016/05/13

堅尼地城 . 夜生活

堅尼地城的夜,很休閒,很精彩。

泓都樓下(爹核士街),酒吧一條街;石墻樹街(科士街),西餐一條街,還有散落各街道的酒吧、咖啡廳、甜品鋪,足以觀賞日落後,再來一個滿足的夜晚。

西環碼頭不是碼頭,是一家海鮮餐廳,當然不是靠平價作為賣點,菜式味道一流。最喜歡這家的地方,是用大碗喝啤酒。

還有,附近車輛泊街位置頗為不少,只是要小心警察交數時的小動作。

新海旁的西環碼頭餐廳吃海鮮不錯
這裡已經是酒吧一條街

2016/05/07

西環日落海濱閒情

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填海後,拉直了海岸線,留下了短短的一段海濱休憩地(卑路乍灣巴士總站旁),向來是區內居民垂釣、休息、觀景的好地方。

隨著地鐵開通,以及區內酒吧、西餐廳的湧現,週末,愈來愈多區外人來此觀賞日落,爾後晚餐。

不過,儘管西環就在海邊,可容納大家的海濱活動地點卻只有這一小塊。當然還有一小段海濱休憩地在招商局碼頭那邊的運動場,但晚上要走那麼遠,沿途人煙稀少,還要經過殮房,
附近還有個垃圾轉運站貢獻陣陣酸臭味……較難吸引人。

堅尼地城不是沒有可供發展的海濱公共地帶,比如原屠房和焚化爐拆卸後留下的大片地塊。如果說這些地塊還沒平整,那麼卑路乍灣貨物裝卸場一大片的熟空地,總可劃一塊出來吧?
這些空曠的海濱地皮,週末容許自發搞跳蚤市場,弄個嘉年華,以及經營露天臨時食肆等等,將是極好的社區活動、香港特色。

發展旅遊、改善生活,不需要一味吸引外地遊客購物的。

年輕人,看著落日等愛人啊
貨物裝卸區,用來搞跳蚤市場挺好。
黃昏看落日的好地方,也是釣魚和休憩之地。

石墻樹下的地中海情調

位於堅尼地城科士街的西餐廳Primavera,標榜地中海特色,確實,其接近一絲不苟的裝潢、燈光設計,甚至門口那兩檯裝飾多於實用的桌椅,配上一列小花盆,很有歐式休假feel。

至於菜式,看上去以意大利菜為主,做得精緻,味道鮮美,算是不錯的。特別是甜品,特別甜,一入口就讓我想起歐洲的大肥佬。另外,服務態度也很好。

這裡適合情侶靜靜聊天吃飯,雖然沒有地中海陽光,但也可享受石墻樹下的另類浪漫。若三五好友,則更適合去附近幾家美式餐廳。

2016/05/02

西環築地拉麵

堅尼地城店鋪流轉週期極快,同一鋪面,每隔數年甚至一年,在你還未曾嘗試,店面就已更換。

位於美菲閣商場的「築地」日本拉麵,原址是美容中心,隔離原有的一間特色港式餐廳「巷仔見」也已消失,變成其他粥粉麵店。

說起「築地」,各方各面都是中規中矩,包括環境算可以,價格與旁邊的元氣壽司比不算便宜,主要是拉麵還值得一試(韌性強的麵條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但就位置和特色等綜合因素來看,未必能存在很久。

2016/04/30

堅尼地城地鐵站往南區各路綠van

港鐵堅尼地城站開通後,在地鐵站A出口外的空地(原泳池所在)變成了小巴總站,是各路往南區的綠色專線小巴停靠處。

這裡有23號(往置富花園、華富村),58A和59號(往香港仔、黃竹坑),54M號(往瑪麗醫院),58和58M號(往大口環、貝沙灣)等綠Van。

與以往分散在厚和街、北街相比,方便、整齊、闊落了許多,等車也不用擔心阻礙街上途人。

舊文回顧

摩星嶺白屋

↑ 攝於2010年7月。  ◎ 白屋是域多利拘留所的俗稱,位於域多利道及摩星嶺道交匯處,曾是港英時期皇家香港警察政治部的拘留所,六七暴動期間及之後,大批左派人士被禁錮於此。 雖然此史蹟不屬堅尼地城,但由於距離堅城極近,所以西環尾街坊心理上還是當它是西環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