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人話離地城

堅尼地城Kennedy Town)位於香港島市區的最西端,南靠摩星嶺,北臨維港卑路乍灣,西與大小青洲隔硫磺海峽對望,東鄰石塘咀。堅尼地城是香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為維多利亞城的一部分。

2017/05/29

科士街石牆還能撐多久

傳統石牆技術已經失傳
石牆樹是香港特色景觀(並非獨有),而堅尼地城科士街石牆,則算得上香港面積最大、最長、最悠久,生長保存最完好最多石牆樹的石砌護土牆,至今逾百年。

根據記載,香港第一代屠房1894年建設,位置就在科士街南面山坡(現遊樂場、球場),主要是牛房,也屠豬羊。當年由於要開闢山坡應用,於是需要建設擋土牆,以形成平台。

早年英國人佔領香港,並沒有帶來太多先進的城市建設技術、概念,規劃上也並不科學。當然,宗主國對待殖民地的態度始終是利益為主,主觀上不是為了改善某地人民福利才去殖民。另一方面,英國在19世紀後期也才開始重視城市規劃,包括倫敦的排水系統是在遭受多個世紀水浸,痛定思痛才進行革命性治理。

因此,在香港開拓山坡建城過程中,英國人管治者採納的擋土牆建設技術,是中國的傳統技術,而這種主要來自廣東(特別是東莞)的南方技術,當然十分適合在同樣氣候、風土的香港應用,可以說是因地制宜。

廣東的傳統石砌護土牆技術,據(政府)說已經失傳,所以無法確切講解原理如何。不過估計也與其他舊時傳統建築技術差不多,比如在填充材料方面添加了糯米汁、桐油、豬血之類增加黏力,而在石塊的佈局方面也是重點,石牆就像三明治,內外一堵石牆夾著中間一堵沙土。

總之,傳統中式石牆技術,讓石牆的石塊之間存在接縫,表墻後有泥土及山水滲出,可供植物生長。各種榕樹的種子被蝙蝠、小鳥帶來,在石牆縫隙發芽長大,纏繞石牆蓬勃而起,歷經百年,鬱鬱蒼蒼。

每當有一些人望著科士街石牆樹讚嘆說,還是英國人厲害啊,建設的石牆至今不倒,如果是中國人建的,早就是豆腐渣,我們只需要從心裡笑笑就可以了:立場(屁股)決定了思維。

如果有人進一步以科士街牛房是英國統治者主理的建設,繼而稱護土牆因為通過英國標準,所以才能應有至今,說明英國標準還是最好!那就需要給這些人科普一下,若當初港英政府接受中式護土牆技術,那就應該保留這種影響全港大批石牆維護的傳統技術。而不是置港人生命安全而不顧。

這種中式護土牆技術目前已經失傳,如今政府部門意圖在不破壞原環境的前提下,想方設法保證這些牆不倒、這些樹不生病,客觀上講是非常艱鉅的工作,日後若出現石牆樹倒塌,也不必奇怪。

所以說,沒有什麼人絕對靠得住,自己社區需要自己重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關注新浪微博@SteelNa (http://weibo.com/wosona)

舊文回顧

摩星嶺白屋

↑ 攝於2010年7月。  ◎ 白屋是域多利拘留所的俗稱,位於域多利道及摩星嶺道交匯處,曾是港英時期皇家香港警察政治部的拘留所,六七暴動期間及之後,大批左派人士被禁錮於此。 雖然此史蹟不屬堅尼地城,但由於距離堅城極近,所以西環尾街坊心理上還是當它是西環的一部...